高考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就是選擇專業的時候了,相信五花八門的專業讓考生們眼花繚亂了吧,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專業的相關內容吧,供大家參考。
一.哲學類專業
1.哲學
培養目標:培養人格健全、知行合一、德才兼備的現代型普適性人才。在此前提下,按照學生的專業興趣把他們培養成有一定學術水準的哲學專業人才。培養要求:要求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力;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論思維能力和社會實踐活動能力;要求學生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有強烈的現實關懷精神;要求學生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有積極開放、樂觀向上的人生理念。
主要課程:邏輯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現當代中國哲學、美學、倫理學、宗教學、現代西方哲學、科學技術哲學、人的哲學、價值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專題、中國哲學原著選讀、外國哲學專題、外國哲學原著選讀、數理邏輯、中外邏輯史、中外倫理思想史、應用倫理學、中外美學史、時尚美學、基督教概論、佛教概論、道教概論、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思想史等。
畢業去向: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黨政機關公務員、新聞工作者、編輯、宣傳與理論工作者、教師、機構管理人員。
2.邏輯學
該專業是我國高校中成立的第一個同類本科專業。該專業的培養計劃突出邏輯學與科技哲學的結合與融通,以造就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該專業培養 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知識并兼通其它專業知識的邏輯學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邏輯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 論和方法,具備扎實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知識,有較強的理論思維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科研能力和表達能力。
該專業的基礎課程有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哲學、中國哲學、邏輯學導論、科學哲學導論、倫理學導論、宗教學導論、美學導論、數理邏輯、哲學邏輯、西方邏輯史、中國邏輯史科學通史、科學社會學、科學方法論等。
畢業去向:學生畢業后適合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或高校,以及司法、信息產業、金融等部門從事專業工作,也可通過直接推薦免試攻讀或報考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3.宗教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了解世界各大宗教的歷史和現狀,了解我國各民族宗教的狀況,熟悉我國傳統文化,懂得我國宗教法規和 政策,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夠從事宗教事務管理、新聞傳播、政策調研、科學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報考學生應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操 守,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主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宗教學導論、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宗教社會學、宗教倫理學、中國少數民族宗教概況、宗教經典選讀、宗教政策與法規等。
就業前景:通過四年的學習,學生將掌握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具有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知識和我國主要少數民族的信仰狀況,掌握現代宗教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我國的宗教法規與政策。往屆畢業生除繼續深造外,主要是在民族宗教管理部門、文化保護、新聞媒體、國家安全等系統就業。
4.倫理學
該專業是中國人民大學全國唯一的倫理學本科專業,設有博士點、碩士點,是全國唯一具有培養倫理學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各層次完整人才培養序列的專 業點,是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該專業重視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基本理論,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強調對現實問題的研究。該學科點承擔省部級以上多項重點科研項目,出版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教材、專著、譯著和論文,在國內外享有聲譽并多次獲獎。同日、 韓、俄、美、英等國知名大學有著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在學科建設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核心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倫理學、數理邏輯、美學原理、科學技術哲學、宗教學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原著選讀、中國倫理思想史、西方倫理思想史等。
二.經濟學類專業
1.經濟學
經濟學專業作為國家經濟學人才培養基地,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經濟工作能力,培養理論功底扎實、適應性強的開放型、創新型、綜合型經濟理論和經濟管理人才。
核心課程: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公司理財、經濟史、 經濟思想史、當代中國經濟、勞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網絡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司財務、市場營銷、企業經濟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掌握系統的現代經濟學知識,適合在政府、金融機構、高等學校、大中型企業中從事政策分析、教學研究、經濟管理等工作。
2.經濟統計學
統計學是收集、描述、分析和研究經濟數據的理論和方法。經濟統計是統計學在經濟領域中的應用。本專業培養德才兼備,具有厚實的統計學與經濟學理論基礎 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擅長于運用經濟統計信息資料進行經濟分析及管理,擁有定量分析優勢,且具有廣泛適用性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素質經濟管理與統計分析 人才。
專業特色:有堅實的經濟學、數學的理論基礎;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理論和方法;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設計數據采集方案、進行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 的基本能力及分析和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能力;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信息與處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獲得知識、更新知識的能 力和一定的進行知識創新的能力。
主干課程:高等數學、高等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空間解析幾何、隨機過程、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財政學、計量經濟學、應用時間序列分 析、應用多元分析、抽樣調查、國民經濟統計學、金融統計分析、證券投資分析、非參數統計、貝葉斯統計、統計預測與決策、運籌學、統計計算與軟件應用、數據 挖掘技術、保險精算、試驗設計、社會統計學等。
就業去向:主要是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繼續深造,以及各級政府機關、銀行、會計師事務所、咨詢公司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就職。
3.國民經濟管理
該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經濟學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熟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與規劃、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實踐,了解國民經濟動態,能夠獨立從事經濟政策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經濟學基礎、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金融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學、發展戰略與規劃、投入產出分析、產業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等。
就業方向: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經濟管理部門及政策研究機構、金融證券投資機構、大中型企事業的管理部門等。
4.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本專業以經濟學、公共管理和政策分析理論和方法為基礎,結合資源環境相關學科專業知識與方法,以國際國內資源環境與科學發展問題為指引,力求培養德才 兼備,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方法,并將所學理論與方法有效應用于自然資源開發管理、環境保護與治理、能源管理、土地 管理等領域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福利經濟學、博弈論基礎、產業經濟與政策、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 學、環境核算與評估、經濟地理與城市經濟、能源經濟學、土地經濟管理、水資源經濟學、海洋經濟學、農業經濟管理、資源與環境政策、資源環境定量分析方法、 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環境規劃方法與影響評價、環境認證與審計、環境與貿易、環境保護投融資、資源環境管理案例分析。
擇業去向:從事自然資源開發管理、環境保護與治理、能源管理、土地管理等領域的政府、大型企業單位和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經濟研究機構、金融機構、新聞出版單位等。
5.商務經濟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方向培養具備經濟、貿易、文化、傳播、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當代國際文化貿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熟悉通行的國際文化貿易 規則、慣例以及中國對外文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文化產業的發展特點和運行機制,能在廣播電視機構或其他文化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 機構從事對外文化貿易、管理、研究、發行和策劃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可以到國家經濟部門或私人貿易公司工作。
6.能源經濟
主要培養面向21世紀的具有較高專業素養、較強應用技能和科研能力的能源經濟專門人才。它將能源和經濟結合起來,包括能源的戰略選擇、能源的融資、能 源的預測、能源企業的組織形式等,以能源為研究對象,涉及到經濟管理方面的內容。該院在德州已建立實習基地,將來將安排學生到實習基地參與企業運營,通過 鍛煉提高實際能力。
核心課程:能源經濟學、能源市場與價格、能源安全、低碳經濟、能源政策、能源經濟數量模型、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能源企業管理、能源金融、石油經濟學、能源產業制度創新等。
就業方向:各級政府能源經濟管理、各級銀行金融機構和大中型企業的能源管理、高校及科研機構的能源經濟教學科研等工作。
三. 財政學類專業
1.財政學
財政學專業屬于應用經濟學科,它主要研究政府部門在資金籌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論、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時也研究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稅收問題。中國人民 大學財政學專業是建國后我國最早設立的財政學學科點,在財稅領域一直享有很高的學術聲望,并被教育部評為財政學專業的國家重點學科。該學科點本著“寬口 徑、厚基礎、高素質”的方針,力求培養既懂財政稅收基本理論又通財稅實務的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財政學、貨幣銀行學、會計學、公司財務、稅收制度與管理、社會保障、國有資產管理、國債市場與管理、資產評估、公共部門財務與管理、企業稅務籌劃、國際稅收、稅務代理、所得稅會計、計算機稅收征管實務等。
就業方向: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及政府其它經濟管理部門,各大銀行及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和企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以及報社的財經報道部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等。
2.稅收學
該專業屬于應用經濟學科,是近年來社會需求增長較快的一個新設專業,它以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稅務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培養學生理解國家稅收政策和稅收制度以及分析企業稅務發展戰略的能力。
核心課程:稅收經濟學、商品稅制、所得稅制、財產與其它稅制、稅務管理、稅務會計、國際稅收、稅務稽查、稅務代理、稅務籌劃、轉讓定價稅務管理、稅收電算化、外國稅制等。
就業方向:各大公司的稅務部、各大銀行及企事業單位的財會部門、會計師事務所及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政府財稅部門等。
四.金融學類專業
1.金融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金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備能進行金融實際業務操作和金融風險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并注重 強化外語和計算機教學,成為具有深厚的金融理論知識,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金融人才。
課程設置:宏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財政學,國際商法,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學,公司財務,國際結算,保險學,國際市場營銷,期貨交易概論,金融工程學等。
就業方向:該專業的學生就業范圍非常廣闊。既可以在銀行金融機構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可以在其它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各種金融業務、金融分析和金融管理工作,亦在科研機構和教育部門從事科研與教育工作或繼續深造。
2.金融工程
中國人民大學是教育部最早開設金融工程專業的五所大學之一,2002年開始招收本科生。該專業是以現代金融活動為研究對象,以金融創新為核心,綜合運 用是以數理分析為中心的現代金融理論、工具、技術與方法,創造性地解決金融問題的一門新興金融學科,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與技術性。主要培養金融產品和金融工 具的設計與開發人才、大型企業的財務管理人才、金融技術與開發暨金融風險管理人才。
核心課程:金融學、財政學、金融工程、衍生產品的定價理論、金融數學、公司財務、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證券投資學、計量經濟學、隨機分析與隨機控制、信息經濟學、多元統計分析等。
3.保險學
該專業培養能從事保險及相關行業實際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是通過四年系統的專業學習,學生應全面掌握保險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富有敬業精神及保險職業責任感,畢業后能勝任保險業經營及管理工作,以及相關行業的風險管理工作。
核心課程:貨幣銀行學、公司財務、財政學、證券投資學、保險學、財產保險學、人身保險學、保險法、保險經營與管理、保險精算、保險會計與財務等。
就業方向: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監管機構、銀行與證券部門或其他大中型企業風險管理部門、高等院校及有關咨詢服務部門等。
4. 投資學
旨在培養具備世界經濟視野,了解中國金融市場,能夠在投資銀行、證券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商業銀行、信托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和投資咨詢公司等企業從事投資分析、投資管理、投資咨詢工作的高素質投資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計量經濟學、風險投資、投資項目評估、證券投資學、投資基金管理、投資銀行概論、項目融資、投資項目管理、房地產投資等。
5.金融數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掌握金融數學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與金融分析方法進行經濟、金融信息分析與數據處理的應用型人才。畢業后能在金融、投資、保險等部門從事金融分析、策劃與管理等工作,并為更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輸送優秀人才。
主干課程:數學分析、大學物理、常微分方程、復變函數、數值分析、數學建模、實變函數、金融英語、金融數學、近世代數、運籌學等。
專業特色:系統掌握應用數學、金融學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形成扎實的數學基本功底和嚴謹的數學思維模式。具備靈敏獲取信息能力和分析信息能力,具備不斷 學習和創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教學能力,具有在經濟、金融領域從事定量分析,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及設計經濟數學模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進入金融、投資、保險等部門從事金融分析、策劃和管理等工作。
6.信用管理
該專業以信用信息為研究對象,以信用風險管理為核心,以提供信用產品與服務為宗旨,是集管理、金融、財務分析為一體的新興邊緣學科。
該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金融學理論基礎,掌握數理統計和計量經濟基本分析方法,并在信用分析與管理方面具有深厚理論基礎和應用能力的高級信用管理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公司財務、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投資學、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審計學、信用經濟學、企業信用管理、消費者信用管理、銀行信用管理、信用風險分析方法與度量、征信與市場調查、資信評估學等。
7.經濟與金融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扎實的經濟和金融專業知識和實務,掌握系統的經濟學與金融學基礎理論與分析方法,具備解決現代經濟、金融領域中實際問題技能,熟悉 國內外經濟與金融發展動態,能夠在經濟管理部門,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各類投資基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和工商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應 用型專業金融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投資學、財政學、證券投資學、保險學、經濟法、稅法、公司金融、金融經濟學等。
就業方向:能在經濟管理部門,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各類投資基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在管理與財務咨詢公司和工商企業等部門從事相關工作。
五.經濟與貿易類專業
1.國際經濟與貿易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由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理論及相關實務所組成的綜合性學科。該專業培養學生系統掌握國際經濟及貿易的基本理論與業務知 識,深入了解國際經濟的發展趨勢及國際市場運行規則,熟悉我國對外經貿方針、政策。該專業強調培養學生外語的運用能力,多門課程都采用英文授課。
核心課程:世界經濟、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工商管理、國際經濟法、國際投資理論與實務、西方公司財務、國際結算、計量經濟學、金融經濟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具有獨立從事國際經濟、國際貿易實踐活動和理論研究的能力,適合在各類外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和政府機關工作。
2.貿易經濟
專業培養方向:面向政府職能部門、工商企業等,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建設需要,通曉市場流通理論,掌握貿易理論和實務的高級專業人才。通過系統的專業學 習,要求學生掌握貿易經濟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內、外貿企業經營管理所需的經濟、法律、財會、數學、金融等多方面的基礎知識,能熟練運用外語和計算機技 術,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分析解決能力強,具備從事政府和企業經營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
核心課程:產業經濟、貿易經濟、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實務、消費經濟、服務經濟與服務貿易、貿易政策、市場管理、物流學、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期貨市場運作、電子商務與網絡貿易等。
就業去向:畢業生可以在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貿易管理和開展貿易實務、市場調研與開發、銷售管理、現代物流管理等工作。
六.法學類專業
1.法學
法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素養的法律專門人才。學生要有扎實的法學理論基礎,熟悉我國主要法律、法規,具備理論學習和實際運用能力;有探索精神,了解國內外學術動態,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具有創新思維能力;熟練漢語并掌握一門外語,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的語言表達能力;達到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和研究生考試應有的知識水平。
核心課程:包括法理學、憲法、民法、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訴訟法、國際法等16門必修核心課程;配套開設理論法學、刑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學、國際法等系列選修課
就業去向:就業,如:從事司法行政、審判、檢察、律師等工作,或去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工作,或從事教學、研究工作。深造,如:攻讀法學、政治學、思想政治教育或行政管理等碩士研究生,或出國、出境留學。
2.知識產權
培養目標: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法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熟悉我國各種法律操作規則和程序,能夠較好地掌握和運用知識產權的理論成果,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和從事法律工作的應用型高素質法律人才。
主干課程: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知識產權法原理、商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知識產權評估與鑒定、知識產權國際訴訟、知識產權代理實務等理論授課與實踐。
就業方向:畢業后能在公、檢、法及其他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律師事務所以及各類學?;蜓芯繖C構從事知識產權法律工作或教學研究工作。
3.監獄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重點掌握監獄學、社區矯正學、勞動教養學等專業知識,具有懲罰與改造罪犯、矯正社區服刑人員以及矯正、教育勞教人員的實踐能力,具有一專多能、德智體全面發展、能夠從事監獄、社區矯正、勞教、檢察機關監所檢察、司法行政等實務部門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犯罪學、監獄學基礎理論、獄政管理學、罪犯教育學、犯罪心理學、勞動教養學、中外行刑制度比較、罪犯改造心理學、獄內偵查學、中國監獄史、分類改造學、警訓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事技能、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就業前景:監獄、勞教所、司法行政、社區矯正、公安、檢察、法院等實務部門。
七.政治學專業
1.政治學與行政學
課程設置:本專業主要開設政治學、行政學、統計學、財政學、現代管理學、政府經濟學、比較政治學、行政倫理學、政治心理學、行政法、行政訴訟法、經濟法、世界貿易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國家公務員制度、中外政治制度、中國政府與行政、中國政黨與政治、中國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決策理論與決策分析、行政管理與案例分析、行政秘書學與公文寫作、政府與危機管理、電子政府與電子政務、國際關系與國際政治、國際金融與貿易等20多門必修課及近20門選修課。本專業文理兼招。
升學與就業:可報考研究生;也可以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新聞出版等單位,從事公務員和黨務宣傳行政管理、組織人事和政策法規等工作。
2.國際政治
本專業方向旨在培養適應新世紀國際形勢變化和中國對外開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世界眼光,既通曉國際政治規則,又懂得全球化市場經濟規律,能夠在政府部門、中外公司企業、傳媒和出版部門、教育和科研機構、中介機構、社會團體等,從事國際經濟領域的國際政治問題研究和政策設計與實施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方向的主要課程有國際關系史、政治學原理、國際政治概論、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世界經濟概論、國際組織與國際法、區域經濟與政治、外交學概論、國際經濟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涉外公共關系與禮儀、國際關系實用方法、中國政治概論、西方政治思想史、跨國投資政治學、世界文化概論、比較政治制度、全球化與全球治理、宏觀經濟學、商務談判、專業外語、國際企業管理、美國政治與經濟、出版經濟、環境政治經濟學、國際經濟法等。
3.外交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強烈的愛國心,對國際事務和中國外交有系統全面的了解,有交際和談判的能力,在政治、業務、作風、紀律和語言方面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在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門從事實際工作、國際問題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外交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外語、外交學和國際政治、法律、經濟知識,接受有關理論、發展歷史和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
4.國際事務與國際關系
該交叉學位課程以國際學學位課程為基礎,旨在培養學生對當今全球力量的整體認識。該課程涉及的范圍極廣,包括歷史、政治和國際關系、文化研究和現代語言等。它為學生從全球視角觀察決定當代國際事務進程的結構、動力和網絡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該學位課程可以培養學生對世界各國的知識和理解。通過該專業訓練,學生不僅能提高自己的文化認識和知識技能,還能獲得在飛速發展的充滿信心地工作所需要的語言能力。
八.社會學專業
1.社會學
本專業旨在培養既系統掌握社會學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與操作技能,又具備一定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知識,勇于創新、全面發展的社會學專業人才,能夠在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社會經濟管理、市場和民意調研、統計分析、發展規劃制定以及社會學教學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的學生應掌握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并具備一定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具有組織和實施社會調查、政策研究、項目評估、社會規劃和社會工作等相關業務的基本能力;熟悉社會統計分析方法,能熟練運用SPSS等統計分析軟件;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較強的應用能力;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從事相關工作。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社會學概論、西方社會學理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經濟社會學、人口學、中國社會學史、社會統計與軟件應用、社會工作概論、社會保障概論、社會心理學、人類學、社會政策概論、農村社會學、城市社會學、發展社會學、勞動社會學、組織社會學、企業社會學、市場調查方法與預測、傳媒社會學、醫學社會學、環境社會學、社會福利、婚姻與家庭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法社會學、社會性別以及西方經濟學、管理學、財政學、貨幣銀行學、保險學等相關的財經類課程。
2.社會工作
培養目標:本專業注重學生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培養的同時;注重學生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的基礎訓練,社會工作的理論與方法在實務工作的運用,及專業助人方法與技巧的掌握;并注重學生在社會政策與社會服務評估能力,及組織管理與人際協調能力的成長。本專業是適應北京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而出現的新興專業。主要培養在社會福利制度下從事社會工作專業服務與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本專業課程包括4組課程群:1、專業基礎課程2組:包含7門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的課程和6門心理學理論與應用的課程;2、專業課程2組:包含5門社會福利思想、制度與政策,社會福利行政等課程,以及10門社會工作專業理論、方法與實務等課程。同時,學生還要接受數學、英語和計算機的強化訓練以及網絡文化課程的學習。本專業注重社會實踐,課程設置還將包括400小時社會工作專業實習。
就業方向:本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就業領域比較廣泛,可以在各級政府機關、企業、公司、社會保障部門、醫療機構、教育機構、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中就職。本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可以攻讀社會學專業、應用心理學專業以及公共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3.人類學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兼修文化人類學、考古人類學、語言人類學、體質人類學四方面的課程以及相關學科的基礎課程,強調知識傳授的系統性,注重社會經濟文化調查方法技術的訓練,注意提高研究技能以及進行應用研究的能力。同時,注意拓寬專業口徑,增加交叉學科、實用性的課程以滿足國家建設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就業:學生畢業后能勝任民族、宗教、計劃生育、文化、民政、旅游、宣傳、政策研究等工作,以及在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共組織和私有機構擔任行政、文秘和各項管理工作。
開設課程:人類學概論、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考古人類學、體質人類學、語言人類學、中國民族學、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志、世界民族志、民俗學、經濟人類學、政治人類學、宗教人類學、旅游人類學、應用人類學、社會學概論、田野調查方法等。
4.女性學
培養目標:女性學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識、性別平等意識,掌握女性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了解社會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知識,了解國內外婦女發展狀況以及與婦女有關的法律政策與條約,能夠在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婦女組織中從事相關工作,并具備性別研究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女性學概論、女性學理論、中外婦女運動史、社會研究方法、女性心理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婦女人權、婦女工作、性別與公共政策、女性領導學、女政治家研究等。
專業特色:該專業是國內高校中第一個本科層次的女性學專業,自2010年起在一本批次招生,被教育部批準為第四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是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會“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師中有聯合國機構的項目專家、北京市委講師團特聘教授、日本九州女子大學客座教授等。專業開設多門跨學科課程,不斷植入最新科研成果。學生在校期間有機會選派至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日本九州女子大學、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進行交流學習。
就業方向:可在黨政機關和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大中專院校、社區及國際組織,從事婦女工作、性別與發展的研究與實際推動、性別與政策分析、性別與文化傳播、女性學教學與管理等相關工作。
5.家政學
家政學專業是2004年獲教育部批準的本科專業,是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及營養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專業。旨在培養掌握現代生活科學、家庭育兒、家庭教育及社區管理等相關學科知識,能夠從事社區工作、家庭和城市社區生活指導、科學生活模式的研究及教學的專門人才,并且能夠指導城市社區及家庭建設、管理,勝任政府部門和社區、公司等相關服務與管理工作的專業人才。
專業課程主要有:家政學概論、公共關系學、家庭心理學、家庭教育學、家庭營養學、烹飪工藝與實訓、兒童營養與保健、社交禮儀、花卉藝術與茶藝等。
九.民族學類專業
1.民族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掌握系統扎實的民族學專業知識,熟悉我國民族理論和政策,了解國內外各民族的社會與文化,掌握民族學基本理論和調查方法,具備實地搜集資料、民族田野調查的能力,最終可從事民族文化研究和管理、民俗文化導游、民族事務服務、民族地區經濟建設的咨詢服務等工作。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民族學的基本理論,了解中國民族和族群、中國社會與文化的基本情況;掌握民族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人類學、社會學及歷史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畢業生應獲得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民族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對相關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基本的民族學調查方法與分析方法,以及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能力。具有較強的運用外語的能力,能熟練地操作計算機。熟悉我國有關少數民族、社會文化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國內外民族學界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向。掌握民族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抽樣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要課程:民族學通論、人類學概論、社會學概論、應用人類學、民族學理論與方法、民族理論與政策、民族調查與統計、社會研究方法、中國通史、中國民族史、中國民族志、文化產業概論、民族旅游資源開發、民族考古學、民俗學概論等。
就業方向:國家機關、文教事業、社會團體和各類企事業部門從事民族事務管理及民族文化產業研發。
十.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
1.科學社會主義
主要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與當代中國政治、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國際政治、中外政治制度、公共管理等主要內容。專業培養目標和要求:掌握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當代世界社會主義與國際政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政治學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理論寫作和外語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培養能夠在黨政機關、外事部門、新聞輿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從事理論研究與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國際政治概論、世界經??濟概論、世界近現代史、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政治學原??理、行政管理學、行政法學、領導科學、各國公務員制度、法律基礎、社會學、社會調查與方法、計算機基礎、專業外語等。
2.中國共產黨歷史
核心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共黨史、執政黨建設、當代中國史、政黨政治、中國公務員制度、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政治制度史、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當代中國對外關系、當代中國統一問題、當代中國經濟發展與改革問題、當代中國文化與知識分子問題、領導學、秘書學等。
就業方向:該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一半以上通過保送或考試成為該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余者則進入各級黨政軍機關、各類企事業單位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新聞出版單位等。
3.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課程:政治學原理、思想政治工作概論、德育學、政治哲學、中國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美學、倫理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西方哲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論、政治課程創新論、政治學原著選讀、中國哲學專題、當代政治思潮、公共政策概論、行政學前沿、比較德育、文化學、公共關系學、應用倫理學、宗教學、時尚美學、中外教育思想史、中外管理思想史、中外經濟思想史、教育心理學、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等。
畢業去向: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黨政機關公務員、新聞工作者、編輯、宣傳與理論工作者、教師、機構管理人員。
十一.公安學類專業
1.治安學
治安學是綜合運用行政管理學、法學、社會學、偵查學、犯罪學、信息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技術,研究社會治安現象及其演變規律,探討治安管理、防控對策與公共安全危機管理的公安應用性學科。治安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熟悉掌握治安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具有較高的查處治安案件、偵辦治安部門管轄刑事案件與管控公共安全危機事務的技能與水平,能夠適應現代社會治安形勢所需的、“打、防”知識兼備的治安管理專門人才。
2.偵查學
主要必修課: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偵查學總論、偵查原理、偵查謀略、法醫學、經濟犯罪偵查、現場勘察學、訊問學、偵查技術、偵查技能訓練、檢察學、貪污賄賂犯罪偵查等。主要選修課:犯罪心理學、國際刑警組織、計算機偵查應用、外國偵查制度、犯罪預防學、司法會計、偵查指揮學、犯罪情報學、金融法概論、海關法、計算機犯罪偵查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學生法學理論扎實,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反應敏捷,畢業后主要在檢察、國家安全、軍隊保衛以及公安、工商、稅務、審判、海關、紀檢、監察等部門從事偵查、稽查、刑事、執法工作,預防和控制犯罪以及偵查學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3.邊防管理
主要專業課程:邊防法規、邊境管理學、護照簽證制度、邊防戰術學、邊防專業英語、邊防勤務學、治安管理學、電子偵控技術、犯罪學、刑事偵查學、公安學基礎理論、國家安全學、經濟犯罪對策學、刑事心理學、物證技術學、國際犯罪對策、司法鑒定概論、國際公法、刑法學、民法學、行政法學、刑事訴訟法學。
4.禁毒學
禁毒學專業是伴隨著毒品問題在世界范圍內不斷發展蔓延而新興的一門學科。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熟悉公安業務,了解我國和世界毒品問題現狀、趨勢及應對策略,系統地掌握禁毒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毒品犯罪案件偵查及其他禁毒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能力的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禁毒學導論、毒品學(含檢驗)、禁毒法學、禁毒情報、戒毒學、毒品公開查緝、毒品犯罪案件偵查(含措施、預審)、毒品預防、國外禁毒概論(雙語)、艾滋病與職業防護。
就業方向:能在公安、檢察、國家安全等部門從事偵查工作、刑事執法工作、預防和控制犯罪以及偵查學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5.警犬技術
警犬技術是一門為偵查破案和安全防范服務的綜合性應用科學,是刑事偵查和治安防范科學的組成部分,在公安、司法、國家安全等部門廣泛應用。警犬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公安業務基礎扎實,精通警犬技術,有教學、科研和實踐能力的警犬技術應用型人才。
專業主干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治安管理學、刑事案件偵查、警察查緝戰術、犯罪現場勘查、痕跡檢驗學、警犬學概論、犬解剖生理、養犬學、犬病學、犬行為學、警犬訓練學、警犬使用學、基層公安機關實習、社會調查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面向:公安機關的警犬技術工作。
6.經濟犯罪偵查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熟悉我國公安工作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經濟犯罪偵查工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從事經濟犯罪偵查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具備掌握偵破經濟犯罪案件的程序、措施、手段和方法的能力。
專業主干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經濟犯罪偵查的措施與策略、金融犯罪案件偵查、涉稅案件偵查、走私犯罪案件偵查、公司犯罪案件偵查、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偵查及基層公安機關實習、社會調查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面向:公安機關的經濟犯罪偵查工作。
7.邊防指揮
專業概述:邊防指揮專業是一門主要研究部隊管理與部隊指揮的學科,旨在培養熟悉我國公安工作的方針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部隊管理、作戰指揮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勝任部隊管理、作戰指揮等任務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培養方式:本專業標準學制4年,主要采用課堂理論講授與案例分析討論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學生畢業時授予法學學士學位。其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包括部隊基層政治工作、部隊基層行政管理、參謀業務基礎、公安學概論、邊境管理學、邊防情報學、邊防勤務學、邊防戰術學、公安邊防部隊實習、社會調查等。
培養目標:為公安邊防部隊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理論扎實、業務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從事公安邊防部隊分隊作戰指揮、組織訓練和日常管理的指揮警官。
培養要求: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點掌握邊防執勤、邊防作戰和邊防案件偵查指揮等知識和技能,熟悉邊防政策法規、邊界條約、協定、協議和國際慣例及邊防勤務與作戰的組織指揮程序,具有獨立遂行邊防執勤、邊防作戰和邊防案件偵查的組織指揮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能夠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和資料,具有一定的外語聽、說、讀、寫能力。
主要課程:《軍事地形學》、《部隊管理科學基礎》、《司令部工作》、《邊防戰術學》、《邊防勤務學》、《處置邊境突發事件》、《邊防戰例分析》、《邊防案件偵查》、《邊境管理學》。
8.消防指揮
消防指揮專業是能從事部隊管理、滅火救援指揮、組織訓練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專業主干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基層消防部隊管理、基層消防部隊政治工作、消防技術裝備、滅火戰術、搶險救援及救助技術、滅火技能訓練、火場供水、火災調查、消防戰訓參謀工作、消防通訊調度指揮、防火工程概論、消防監督管理、公安消防部隊實習、社會調查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化學工程、消防燃燒理論、建筑防火設計原理、滅災對策學、消防技術裝備、消防法規、防火工程、消防監督管理、消防隊伍管理、滅火救援、火災調查、消防專業外語《軍隊指揮學基礎理論》、《部隊管理科學基礎》、《火災科學概論》、《滅火技術》、《滅火戰術》、《消防技能訓練》、《現代消防裝備》、《滅火救援指揮》、《消防司令部工作》、《消防監督管理》。
就業面向:公安消防部隊。
9.警衛學
本專業主要培養在公安警衛部隊從事黨和國家領導人及重要外賓安全警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專業課有:治安管理學、散打、駕駛技術、防暴技術、警衛基礎理論、警衛參謀學、警衛勤務學、警衛戰術學、警衛指揮學等。
10.公安情報學
公安情報學是一門新興的分支學科。本專業是情報學理論、方法運用到公安警務領域,并在公安情報工作實踐中抽象、總結原理規律而形成的一門具有部門行業特征的應用情報學科。探討和闡明情報學與公安情報學的關系,是確立公安情報學學科體系的基礎,是明確公安情報學其特有理論結構、性質和功能,掌握公安情報學理論與實踐發展的特點、方向及其演化規律的前提。
專業設置:本專業文理兼收,學制4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目前,開設本專業的院校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主要課程有:情報學導論、公安情報學、公安情報技術、公安情報管理信息系統、公安情報分析與研判、公安情報組織與利用、公安情報工作實務、公安情報政策與法規等。
職業前景:整體來說,情報學的研究對象是科學情報及其活動規律,它幫助人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手段,提高情報產生、加工、貯存、流通、利用的效率,追求的目標是最佳的標引方案、最少的情報查找時間、最大的情報流通,在就業市場上可為前景廣闊,需要的人才量很大。而公安情報學的學生畢業后將直接從事公安情報工作,包括國內安全保衛、各類刑事犯罪偵查、社會治安管理情報的搜集、整理、分析和使用等工作,或從事相關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
11.犯罪學
犯罪學是一門以犯罪現象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廣義上還包括專門尋找犯罪行為出現的實際原因,以提供一個方法減輕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在我國大陸地區,無論理論研究還是實際操作范圍,犯罪學隸屬于法學,屬刑事法學方向。
主要課程:犯罪學原理、西方犯罪學、刑事政策學、犯罪被害人學、犯罪預防學、犯罪心理學、罪犯矯治學、犯罪評估導論、犯罪學研究方法、犯罪統計學、公安學概論、刑事偵查學、治安管理學、刑事科學技術、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概論、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
職業前景:犯罪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十分可觀,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為科研、教育/培訓和公務員,畢業崗位主要有刑事犯罪鑒定人員、犯罪心理研究員、犯罪調查員、執法人員、警務人員、獄警、感化主任、假釋官、社會工作者等。
12.公安管理學
公安管理學專業著重培養能在公安機關綜合管理、政治工作、法制工作、后勤保障等部門從事管理、法制工作和在公安業務部門從事警務指揮、組織管理、信息調研工作以及在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復合型專門人才。
職業前景: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在公安保衛部門從事犯罪預防、控制犯罪、犯罪分析與預測,以及罪犯矯治等工作,在檢察、法院、司法等國家安全行政部門從事相關工作,也可以在相關領域從事犯罪學教學、科研工作。
主要課程:公安管理方向:政治學、管理學、公安管理學、公安決策學、公安指揮學、公安政工學、警察人力資源管理、警察組織行為學、公安信息系統管理、警察公共關系等。
13.涉外警務
涉外警務專業的教學內容既包括涉外行政管理,又涉及涉外刑事偵查,將涉外行政管理和涉外刑事管轄有機整合。這種新的專業設置和教學理念不僅可以滿足未來公安教育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而且學科體系具有一定的理論超前性和科學性,能夠指導公安實踐,適應不斷變化的公安實戰的需要。
主要課程:涉外警務法律基礎、涉外警務概論、出入境管理、涉外案件處置、國際警務合作概論、跨國犯罪對策、國際移民概論、國際關系概論、外交學、警務英語口譯、警務英語筆譯。
職業前景:涉外警務專業具有很強的涉外性,它具有國際執法和國內執法的雙重性質。較強的外語能力與熟練掌握的公安學、治安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將成為本專業畢業生的兩把利劍。無論是在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武警邊防檢查機構,還是在其他涉外警務工作部門從事出入境管理、國際警務合作、聯合國維和警務、邊防檢查、涉外案件處置、跨國犯罪調查、跨國罪犯追捕與遣返、國際執法聯絡、國際警務合作、司法協助、中國駐外使領館警務聯絡工作,他們都能如魚得水。
14.國內安全保衛
國內安全保衛是一門研究怎樣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公安學科,隱蔽性是國內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要特點之一,這也決定了該學科具有極強的保密性的特點。同時,階級性、科學性、綜合性、應用性也是它的代表性特征。該專業的核心技能在于安全防范技術和安全保衛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公安學基礎理論、刑法、刑事訴訟法、刑事偵查學、公安行政法、犯罪學、治安管理學、擒敵、射擊、查緝戰術、汽車駕駛、國內安全基礎理論、國內安全措施與手段、國內安全情報信息、國內安全案件偵察、保衛學、安全防范技術、事故對策學、痕跡學、刑事圖像技術、文件檢驗、刑事化驗、法醫學、偵查訊問學等。
畢業去向:國內安全保衛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比較廣,基層公安機關和行政、企事業單位安全保衛部門都是其畢業去向。
15.警務指揮與戰術
警務指揮與戰術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需要,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人文素質與警察基本素質,既有較高的執法能力和指揮輔助決策能力,又有較強的警務實戰訓練組織能力,全面系統地掌握警務指揮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一線從事警務指揮輔助以及警務實戰訓練組織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偵查學、治安管理學、警務指揮學、警務戰術學、警察謀略學、警務實戰訓練、警務實戰心理學、警務戰例研究、警務實戰技能等。